其实渣打银行最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如何能够准确地监测中国宏观形势,但是还得不到一个完整的结论。
而且整体经济泡沫破碎后,日本战后的经济体系也因此陷入了一种僵局。日本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的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城市化过程也确实和现在的中国有较多相似之处。
监管、调控形同虚设,致使资金链无限拉长。而与此相对,80年代,特别是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日本,经济已经进入了全盛期,国内基建基本完成,居民收入也因为所得倍增计划而跃入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美国。而且,一直到1990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全国房价实施综合政策,设立了地价税。但是从日本经历的历史教训来看,房地产价格的高速上涨和下跌,确实和整个日本宏观经济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几个月内,多次提高政府贴现率,并对商业银行施加压力,要求其停止对房地产企业及股票投机者贷款。
不过在一部分大城市,确实有住宅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收入提高幅度的状况。此外还有一幅政治讽刺漫画是这样的,日本外海因为火山爆发新增加了一个小岛,日本政府派人前往勘探,却发现无数房地产商已在此处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如果说今天房价是中国人最关心的民生议题,那么对很多日本人来说,70年代的主题倒并不是房价。
中国正谨慎地推出很多微调的政策,目前这其实已经是唯一能做的了。另外,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出现很多官商勾结,炒高地铁站或者新干线车站附近土地价格的事情。千叶商科大学一位教授的学生家长是地产商,为了显示自己出手阔绰,某个晚上,这个学生拿了200万日元请自己的老师到俱乐部去喝酒。但是随着随后10多年日本始终走不出经济停滞的状态,对于三重野康的指责和批判也高涨起来。
特别重要的是,中国还处于‘尽管资产价格在短期内泡沫成分不小,但是考虑到总体经济成长的基础,很多人还是会考虑到房价尚有上涨的空间这样的阶段。目前中国面临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实际上和资产泡沫关系不大,主要是受美国和欧洲不景气影响。
直接用现金,2沓1万一张的日币堆在酒桌之前。列岛改造计划是经济历史上经典的以国家指导宏观经济发展的案例,其总体评价正面。比如寿险公司对土地和建筑物的投资明显暴增,1988年投资达5.5万亿日元,1989年就增加到6.5万亿日元。1990年,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2家日本最大银行向房地产发放贷款总额达到50万亿日元,占贷款总额的1/4,5年间猛增2.5倍。
枥下满轮回忆,而普通大学生的月收入也就是在1980年上升到10万日元,后来也就是10多万日元。日本《东洋经济》7月4日刊文称,中国的房地产现状虽然经常被拿来同日本上世纪80年代作比较,但地价并未出现高涨局面,总体上更接近日本上世纪70年代。为了争夺利润和分享市场,日本上千家财务公司和投资公司等非银行机构也不顾政策限制,跻身于房地产金融行业,直接或间接向房地产贷款,总额高达40万亿日元,而且重复抵押贷款严重。不过现在这些事情都绝迹了。
房地产业的狂热也滋生了无数的富豪。由于日本长期在土地税方面存在偏差,在80年代中后期固定资产有效税率才为0.2%-0.3%,所以一直拖到1992年4月才开始征地价税,这个时候明显为时已晚,甚至在泡沫破碎以后加大了房地产下跌的幅度,进一步损害了日本经济。
作为日本邻国的中国,对日本房价的概念也慢慢从热播电视剧《上海人在东京》时代那种带着不可思议的遥望到现在感慨和中国也差不多了。这种情况和较强的投机因素有关,也有经济刺激政策下,大量过剩货币的流入有关。
但是1985年就要5000万日元,1987年就要8000万日元了。对此,一贯主导经济发展的日本政府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引流资金重塑美国各级政府1909年,塔夫脱总统上台后,面对着快速扩张的联邦政府机构和连续五年的巨额财政赤字,邀请 纽约市政研究局转战华盛顿,成立塔夫脱委员会。在财政预算的改革过程中,学者们经过17年的研究探索,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转变。1921年4月,新当选的沃伦·哈丁总统正式签署了预算与会计法,从而在法律上完成了美国联邦一级的公共预算制度改革。在这个意义上,预算是一种对政府和政府官员非暴力的制度控制方法。
美国进步时代的改革者用公共预算来组织政府,利用预算的社会作用来使社会达致繁荣。可以保持金融的平稳和信用。
20世纪30年代,美国进入大萧条时期,虽然在经济上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但是,进步时代的预算改革运动已经为罗斯福新政的执行铺平了道路。那时,美国各州政府和联邦政府都是由议会主导,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把它称作国会政府。
由于时间紧、缺乏专业知识等原因,审议大多流于形式,造成很多财政拨款并不符合实际支出部门的需要。1912年,塔夫脱委员会主席克利夫兰发表了著名的国家预算的需要一文,全面阐述了联邦公共预算改革的原则、步骤并回答了人们的疑问,成为美国预算民主历程上的里程碑。
预算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把看不见的政府变为看得见的政府。1907年,纽约市由于预算管理上的问题和腐败,经历了严重的市政公债兑付危机,引发社会严重动荡。可以为各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比较的基础。预算改革,实际上已经成为政治参与、投资、城市与州的关系、对权力的监督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基础。
结果,纽约市在1898年花掉的钱已经超过了美国全国所有州支出的1.33倍,是美国联邦政府支出的1.14倍,债务超过了美国全国所有州的债务总和。至1919年,美国已有44个州通过了预算法。
到1916年,预算民主这个词就像社会正义或者美国梦一样,成为社会上流行的时髦术语。政治家则用了33年时间,最终从地方到联邦全面建立了美国预算民主制度,从而使公共预算成为了各种利益集团在政治领域寻求自身利益的有效工具。
人们开始逐步认识到,会计制度可以让公众根据更多的信息来选择自己的政治代表。第七,为了便于民众监督,预算内容和预算过程必须透明。
预算问题绝不是个无关紧要的数字汇总问题,而是关系到民主制度是否名副其实的大问题。公共预算改革使政府真正成为负责任的、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从而在根本上重塑了美国各级政府。进入专题: 美国 财政预算 。这个在今天看来已经成为常识的内容,在当时引起了革命性变革,被称为预算民主。
在1916年的预算展览上,纽约市政研究局甚至做了一个模型,来说明市民作为消费者如何去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私人领域的公司会计制度成为了美国公司吸引投资人的重要手段,并在19世纪末使会计制度成为大型公司财务管理的主流形式。
改革者将纽约公共预算改革的成功经验移植到联邦政府,将预算的权力从议会逐步转移到行政部门,建立起了总统在行政机构之上的最高地位和权力,从而促使美国现代总统制的形成。第六,预算计划必须得到权力机构(议会)的批准,并接受议会和民众的监督。
当时纽约市正处于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第四,对预算计划中的每项开支都要说明其理由,以便对开支的轻重缓急加以区别。
顶: 5868踩: 7
评论专区